炎症性肠病(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. IBD )具体包括:溃疡性结肠炎和克罗恩病。主要影响消化系统,并且导致肠道组织发炎、溃疡且易出血。病症表现为腹痛、腹泻、便血等。严重患者可出现肠梗阻、穿孔甚至癌变。       


炎症性肠病近年来呈明显的逐年增加的趋势。统计数据显示,全球范围内至少有五百万炎性肠病患者。在中国,近10年炎症性肠病总数约35万,值得注意的是,发病人数这些年急剧增加。而且患者大多为中青年。


IBD是一种终身性疾病,目前还不清楚具体发病原因,也没有根治的方法。很多克罗恩患者不能和正常人那样进食,不得不严格控制饮食,甚至一段时间只能鼻饲营养液(通过一根从鼻腔插入到胃里的管子,一滴一滴输送营养液)来维持生命。有80%以上的克罗恩患者需要一次甚至多次手术。重症的部分IBD患者最后需要废用肛门,用“造口袋”装排泄物,有的则因多次切除肠道患“短肠综合征”(用于吸收营养的小肠过短,只能依靠静脉输送营养,维持生命)。IBD医药费用和手术费用高,且大部分患者手术后仍无法治愈,仍需要继续进行内科和外科治疗。患者及其家属往往会承受巨大的心理压力和经济压力。